• 保卫干部朱怀明:扛起使命担当 勇当校园安全的“守卫者”

    “恪尽职守是我的信条。”——朱怀明朱怀明,男,武昌理工学院保卫处校卫队队长,2020年是朱怀明在武昌理工学院工作的第18年,黑色的制服、警帽和对讲机,也陪伴了他18年,而在朱怀明工作的18年里,他觉得2020年是最为特别的一年。面对大“疫”,大年初一英勇“逆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当时我并没有感到害怕,过年期间火速返回学校并投入到抗疫战斗中,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愿意做校园安全的‘守卫者’。”朱怀明回忆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那段时光,语气坚定而有力地说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热闹欢乐的节日蒙上了阴影。2020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迎新春、看春晚,朱怀明却坐立难安。疫情爆发前,休假中的朱怀明从武汉回到黄石阳新老家准备与家人一起过春节,回到老家后,他才得知武汉疫情的严重性。每天看着电视上、手机里一条条关于疫情的新闻,朱怀明心里沉甸甸的:武汉怎么样了?学校里留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安全吗?……当看到新冠肺炎感染者数量仍在不断攀升时,朱怀明意识到目前武汉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十分紧要的关口。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立刻回武汉、回学校,回到那个此刻无比挂念的地方。大年初一天刚亮,朱怀明与父母亲戚简单道了句“新年快乐”后,便带着一家三口从老家火速返汉,一路上他不辞辛苦、冒着严寒,足足用了11个小时最终到达学校。人还在路上,朱怀明便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学校保卫处领导的电话主动请战,并希望能立即投身到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之中。当时的武汉正值疫情爆发的高峰期,且已经封城,朱怀明之前并没有接到任何返校的通知命令,做出这个决定是他的本能反应。“疫情就是集结号,岗位就是主战场。我在学校保卫处工作了十几年,保障学校里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是我的责任。我是老员工,我不带头谁带头,我没有理由选择退缩。另外,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提前返岗的决心。”朱怀明说。 “当时保卫处选择提前返校的同事有好几位,我只是其中一人,每一位同事都表现得很出色。”在采访过程中,每当话题谈到自己在抗疫中的表现时,朱怀明总是摆摆手并表示这是集体的功劳。抗疫战斗中,给朱怀明留下深刻印象的其中一位是他的同事周铜。疫情爆发期间,由于武汉封城、交通不畅,为了能及早返校,周铜选择了徒步的方式,从鄂州与武汉交界处步行将近80公里,晚上才走到光谷广场附近。“当我们得知情况后,非常震惊,随后立马派车接他回到了学校。”朱怀明回忆道。我校保卫处处长徐勇对保卫处全体人员的表现称赞不已:“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朱队长冒着生命危险,到处绕道,经过千辛万苦才到达学校,为学校补充了值班力量的同时,也给了正在值班的队员们以精神上的鼓励。是全体同事们在一线的积极付出,才为学校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确保校内无疫情发生。”愿做学校的“守护者”,担使命、保安康正月初一是朱怀明返校的第一天,他简单安置好家人后,便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疫情防控的保卫工作中。面对疫情,朱怀明没有丝毫懈怠,他带领着队员认真细致的落实校园安全各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严把门口关,每个流程都严格把控,严密排查每一个人,每一辆车,准确检查、测量和登记。他还和同事一起积极摸清了校园内住户人员的信息,定时为留校人员开展体温检测,严禁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并在校园内设置了多处体温检测点、消毒点等,充分做好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工作。由于武汉疫情的爆发,武昌理工学院保卫处迅速制定并发布了《武昌理工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为了保证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保卫处立即行动,迅速发布了封校公告,封闭学校所有的进出口,只保留大门一个通道,校园110指挥中心、巡逻岗、大门岗等岗位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可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截止到2020年1月23日,学校留校的保卫处人员只有6人,如何分配好值班任务,一天24小时,6个保卫处人员如何承担起原本12个人的任务,这大大加重了每个人的工作量。就在这时,朱怀明了解到保卫处人手不够的情况,在1月25日,他就带领一家三口,立即赶往学校,与其他6名队员一起并肩作战。面对人手紧缺的问题,朱怀明还提出了将所有在岗人员分成两组,实行两班倒工作制加强校内巡逻、观看监控摄像等方式进行校园排查,高效有力的完成了学校各项安保任务。在2020年2月5日之前,朱怀明和同事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但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在疫情防控期间,朱怀明也遇到许多其他困难。当时学校有100多位留学生留校,在学校封校政策下达之后,部分学生一开始对学校的封校政策不太理解、有些情绪。一方面要确保学生们的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又需要耐心疏导学生的情绪。看着焦急的学生,朱怀明不管身心多疲惫,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告诉他们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每当在校园里看见有学生没带口罩时,他就会走上前,指指自己脸上的口罩,向同学们示意:出门请带好口罩。他用最朴素简单的动作关心着每一位在校人员的生命健康。他说,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大家再坚持一段时间,咬住牙、挺过去,每个人平安了,社会才能真正平安。他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的。由于语言的差异,在留学生的健康防护工作上也给保卫处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朱怀明主动向国际教育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反映情况,并得到了学院的快速反馈,国际教育学院迅速组织老师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加强了与留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渠道。正是因为朱怀明和同事们的这种担当精神,才保障了我校100多名留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留校的所有师生,没有发生一例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朱怀明的同事周铜说:“他每天都会提前到达办公室,罗列好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并逐一询问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他负责值守在校园安全的关键区域,每天都会在学校各个地方来回巡逻,时刻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心态乐观、不畏困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韧劲力保校园平安由于疫情来势汹汹,物资的购买并不像往常那么容易。朱怀明所在的保卫处也同样陷入了物资紧缺的处境。在返校的最初10天,保卫处缺口罩、消毒水、防护手套、雨衣等抗疫防护用品。作为队长,朱怀明不辞辛苦,到处打听购买渠道,通过连续几天的积极寻找,终于在一家药店买到了150个口罩,这让他非常开心。回校后,他立马将口罩分发给了每一位同事。此外,疫情期间采购物资需要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购买,为降低执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朱怀明和队友经常选择以方便面为食,尽量减少大家去超市的次数。据了解,直到疫情结束,他们共吃了十来箱方便面。当记者询问朱怀明疫情期间生活情况时,他却总是笑着说没什么,没有透露一点埋怨。保卫处处长徐勇非常感动地说道:“为了守护好学校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保卫处的很多同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提前返校参加了抗疫。他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攻坚克难,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共同守护着全校师生的安全健康。”朱怀明从1月25日来到学校后,截至目前,除了7月份回过一次黄石老家,其他时间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负责学校校卫队的各项工作。他觉得很欣慰,通过所有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学校留校师生没有一个人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松懈,他们的防控疫情斗争故事仍在继续。“现在疫情没有结束,还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我们不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只要我在学校一天,就要对学校师生的安全负责!”朱怀明掷地有声的说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蒋千敏十分敬佩这些逆行而上、尽职尽责奋战在防控一线的校园“守卫者”,她感慨地说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像朱队长这样的校园‘守卫者’还有很多,他们不畏困难,主动迎战、勇敢前行,彰显了普通人的无私与无畏、责任与担当。他们成为了封闭校园里的一束光,给予了我们武昌理工师生既温暖又坚定的力量。”

  • 做践行“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模范教师

    开栏的话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迎接建党100周年,武昌理工学院党委结合校情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学校主动把“四史”贯穿我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师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不断推动广大师生党员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从本期起,校报特设《“四史”学习教育》专栏,刊发师生“四史”学习的文章,请读者和我们一起聆听时代的声音,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践行“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模范教师李超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认真学习“四史”精神,贯彻“四史”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做到“三个明确”,努力做践行“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模范教师。一、明确“四史”学习教育目的,充分认识思政课贯彻“四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明确“四史”教育活动目的。高校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我们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史、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从中深入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不断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增强“四个自信”,做到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其次,要深化思政课贯彻“四史”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围绕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学习总结党史国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正确借鉴运用历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指引和有力思想武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指示精神,是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迎接建党一百年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整个课程中贯彻“四史”,讲好每一堂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力行,传承红色基因,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明确“四史”学习教育内容及相互关系,注重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主线和本质。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以一九四九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首先要明确三条教育主线:(1)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搞教条主义;(3)认真调查研究,认清中国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际出发。学习贯彻“四史”本质上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要搞清“四史”学习教育内容相互之间的关系。“四史”虽各有特色、各有“知识点”,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彼此孤立的、相互割裂的。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第三是要明确“四史”学习教育内容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作贯彻学习党的理论的重中之重。”学习党史,就是学习在党组织领导下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感悟先辈们在战争年代中为共产主义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学习新中国史,就是学习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曾受的屈辱和苦难和作为中华儿女的那一份赤忱爱国之心;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是学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崛起、不断强盛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披荆斩棘摸索出来的宝贵实践经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学习社会主义的演变进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故事。 三、明确教师肩负的重大责任,做积极践行“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模范教师。一是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四史”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更加自觉地用习总书记关于“四史”精神指导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做到扎实实学,常学常新,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真正把“四史”内容和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到整个思政课程之中,努力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精神铸魂育人。二是要充分认识当一位人民教师岗位光荣、责任重大。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心铸魂。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起点上阐释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利用思政课这个阵地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书写为党育人、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华章。三是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贯彻“四史”的思想性和针对性。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掌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精髓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案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话语体系、语言表达,上好每一堂思政课。同时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课堂教法,在以往专题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情境式教学、开发内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在“思政+”教学模式上创新。比如:思政+网络、思政+红色文化、思政+内省、思政+讲好战役故事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程+专业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在贯彻“四史”过程中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既不是纯粹讲理论,而要有实践支撑;也不是纯粹讲实践,而要有理论指导;把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即敢于理直气壮讲大道理,又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大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增强情感联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要做到内容有“新鲜感”,注重授课方法和艺术,给学生提供色香味美的精神大餐,让他们在享受精神大餐中有所启迪,得到升华;把思政课讲得“有己有人”,教师把自己摆进课中,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点燃学生思想火种。(本文作者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