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传喜:“文武兼修”的90后体育老师

    蔡传喜“教学与科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蔡传喜蔡传喜是一位有着20多年“武龄”的“90后”高校体育教师,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现在武昌理工学院主要从事太极拳教学等工作,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身为一名体育教师,蔡传喜潜心教学,沉浸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之中,享受育人的幸福;在教学之余他醉心科研,撰写的多篇论文屡获大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他还倾心习武,并坚持用科研融合实践的方式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我觉得自己还年轻,精力也跟得上,我很享受目前所做的一切。” 蔡传喜说。潜心教学,享受育人的快乐“下一个动作左揽雀尾:一——左脚尖往外撇,重心移到左腿上;二——身体左转,左肘自然带动左掌下移……注意动作要慢、慢、慢——”操场上,蔡传喜老师在前面带领大家打太极,后面的同学们队伍整齐、神情专注。在教授学生方面,蔡传喜匠心独运,终日倾囊相授。他对于教学的态度始终坚持“走快乐体育路线,让学生终身受益”。“太极拳作为一门公共体育课,大家只需大致了解即可,在动作路线清晰、方向明确的基础上,能够开心地学习就好。”蔡传喜对于学生学习太极拳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因为学校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专业化训练和参加比赛,“更多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当然,在进行太极拳教学和推广过程中,能让同学们领悟到其中一些中华传统武术的深厚底蕴也不错。”蔡传喜在教学中也会特别留意和发掘那些对武术有真正兴趣且适合该项运动的学生,并且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工程造价1801班的郭偲偲同学就是蔡传喜发掘的“好苗子”之一。“蔡老师会给我们不定期分享一些武术视频,还会积极与我们交流学习的心得,指导我们的练习与锻炼。”郭偲偲说道。与郭偲偲同班的潘昌文同学也表示:“蔡老师很有亲和力,很耐心地教导我们,积极地鼓励我们。有同学太极拳打得不太好时,只要想认真学蔡老师都会很乐意教,耐心地一点点指导。”在教太极的过程中,蔡传喜并不要求每位同学都做得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每个人都打得一样,那就不叫太极了。”蔡传喜笑着说,“太极是动作路线与方向一致,但每个人的风格却不同。”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蔡老师用打比喻的方式解释道:“好比人体的构造是相同的,也都要穿衣服,但如何打扮却可以各有特色。有人爱穿牛仔裤,有人喜欢休闲裤,有人爱长袖,有人爱无袖,这就是个人风格。就像打太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不要求每个细节都一致。”学生的进步也激发了蔡传喜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劲头。为了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东西,他对自己非常严格,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精进。谈起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蔡传喜认为教学是基础,对科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没有技术,科研理论无立足之地;没有科研理论,技术也走不长远。他还用武术中的技术与理论来类比:“同一个动作,有不同的方向,他说这样做,他说那样做,到底怎么做呢?这就需要理论的论证与支撑。”但只会理论也不行,“光说不练假把式”,上台把这段动作打出来,这就能验证谁说的对了,理论与技术在教学中相辅相成,教学也为科研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依据。醉心科研,关注武术的传承今年3月20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发布《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通知,我校体育老师蔡传喜申报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履行路径研究》项目,获得了教育部批准正式立项。此后,蔡传喜便多了一个新昵称——“醉心科研的体育老师”。“按常理说,习武一般是以技术为主的,但如果单纯搞技术,在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上会比较受限,于是我主动寻求转型。”谈及为何爱做科研,蔡传喜老师笑着说道:“技术修炼到一定年龄,很难走得长远,所以我尝试研究武术文化,因为文化研究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蔡传喜顿了顿,继续说:“我在读大学时,开始尝试研究传统武术文化,着手写了一些科研论文。一有机会我会去参加各项科研活动,跟同仁朋友们进行交流学习。”在研究生期间,蔡传喜就跟随导师参与研究了国家级人文社科类非遗文化研究等相关课题,为工作中继续做科研埋下了基础。2018年来到武昌理工学院后,蔡传喜更是没有放松在科学上的研究,由他负责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武当武术文化国际推广研究》在同年4月进行申请、9月公示、10月便被选为国家课题,并于11月顺利结项。为什么会从这个角度切入呢?“选这个课题的原因是因为我从事的研究方向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武术门派众多,蔚为大观,一定要从一个具体的点着手才具备代表性。”蔡传喜解释道:“我又是湖北人,从小生活在这里,我就想到了可以立足湖北的地域文化。而最具特色的自然是武当山的武当武术,这是我选择这个议题的初衷。”做研究很苦,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写起论文时更是常常忘记了时间,“有时写起劲了,抬头一看时间,凌晨5点钟,天都快亮了。”想起自己写论文时的状态,蔡传喜无奈地笑笑。那时他每天查资料,熬夜写文章,甚至有时走在路上突然又有了新的思路,就会赶紧把新的想法记下来,再进行补充与精进。成绩并非偶然,热衷科研的蔡传喜在我校任教期间还撰写过多篇科研论文,屡获大奖,收获颇丰。他的《新时代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智慧的现代表达与运用研究》论文获得了2018年“第六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二等奖;去年11月,他参与撰写的论文《弘扬中国武术文化的根本导向——基于习近平文化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荣获 “2019年杭州萧山武术文化湘湖论坛”征文活动二等奖;去年12月,他所著的《“一带一路”视域下太极拳文化国际推广研究》斩获“2019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征文活动二等奖,文章被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录用,他还受邀参加了大会专题报告。倾心习武,是我一往情深的坚持“我左手一式太极拳、右手一剑刺身前、扫腿这招叫清雪、破轻功飞燕;我奇筋异脉力破天、一身正气荡人间、除暴安良我心愿……”真正的习武,所有的招式都源于千遍万遍练就的基础,这也正是蔡传喜最初习武时的真实写照。5岁的小蔡传喜正在上学前班,回家不上课时,就跟随着师父习武。“师父是亲戚,那时候不像现在,报个武术班就能学,都是亲戚才肯教,而且是单线传承。”蔡传喜回忆道:“那时候对师父很是尊敬,遵循着三拜九扣的规矩,逢年过节还要去看望师父。我的童年完全是在武术中度过的,我的同龄人都在到处玩,而我,只有训练训练训练。”那时练武术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遮风挡雨的室内体育场馆,更不要提绿荫跑道了,只有公园里的泥巴地,如果下雨了就根本没办法练。只有精英才能进入训练馆训练,而所谓的“训练馆”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稍微避雨的地方,窗户是破的,地上都是水泥,没有瓷砖,连门都是破的,条件不可谓不艰苦。“我们这一辈,师父看中你才能学习,不然学不了。冬天得穿着短袖拼命练出汗才不冷,所以我很珍惜现在这样好的场地,现在的学生很幸福。”蔡传喜感慨道。“要想练就绝世武功,就要忍受常人难忍受的痛”,就像歌词里写的,蔡传喜在训练时受了太多的伤,忍受了太多的痛,“没有一块地方是好的”,手肘、膝盖、踝关节……到处都是习武的“痕迹”,直到现在他的头上还有以前训练头顶翻时留下的印记。现在的蔡传喜更加珍惜如今的学习与练习环境,课余时间,他坚持锻炼,喜欢慢跑,偶尔攀岩、格斗、射箭……“我特别喜欢射箭,家中还有很多射箭的靶,这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除此之外,蔡传喜还特别爱看人物传记和纪录片之类的影片。工作后依然坚持学习、阅读、写文章,“文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事物,短期突击是不可能具备的,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储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从小习武,习武对于蔡传喜而言是一辈子无法磨灭的追求。如今他走入高校育人,蔡传喜发觉自己也非常享受教书和科研的快乐。“其实高校老师一直是我梦想的职业,和学生们相处,我感到非常快乐。”蔡传喜说。在教书之余,做研究,搞科研,研究武术文化,醉心武术传承,期待蔡传喜老师在“文武兼修”的路上会越走越远。

  • 殷切嘱托 牵心挂怀

    张蕾 大通社 蒋千敏 朱威龙 薛继楚 报道 刘明杨 关莹 摄影编者按:离别时岁暮天寒,再聚时鸟语蝉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毕业季注定不平凡,毕业答辩在“云端”相聚,招聘应聘开启“云时代”,没有毕业聚餐、没有线下欢聚的毕业晚会,甚至连最后与校园的离别合影也被口罩抢了风头……不一样的毕业季,学校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望却没有改变。在这临别的时刻,来自我校各学院的领导、老师们为2020届毕业生们送上了最诚挚的殷殷嘱托,他们的话充满了力量与激情、充满了肯定与希冀,将激励大家不忘初心,勇敢前行。愿同学们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关于理想和奋斗精神,商学院副院长陈洪权希望同学们在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后,要重新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为漫长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之路做好新的发展规划,充实过好每一天。希望同学们能时刻保持一颗充满活力和火热的心,把人生的每一道关卡都当作是在学校的一个创新创业比赛,只要准备充足,迎难而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今年商学院有些学生选择了创业,有些学生选择在银行集团工作,还有学生顺利考取了研究生,踏上继续深造之路……无论是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大家一定要记得学校的嘱托——走正路,入对门,跟对人,熬得住。谈到今后的工作态度方面,城市建设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新荣这样叮嘱,同学们今后的工作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乡村的建设联系紧密,那就意味着大家免不了风吹日晒,只有肯吃苦才会有好未来。同学们不要因为与国有大型企业或世界500强公司擦肩而过就一蹶不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番天地。同学们更应要有自信,在校期间的每一次实地测绘、工地实习、项目竞赛都是你们积累经验的好机会,真正工作的时候切勿手忙脚乱,就当作是与老师、同学们的一次合作项目就行。你的基础打得越牢靠,你的努力坚持得越长久,你的成长才会越大。说起将工作与科技创新结合的问题,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强认为,这次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医疗设备,所以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盛世,科技总是第一位,希望同学们能满载着成功素质教育的底蕴,装配着“人工智能+”的专业动力,持续扎根西部、边疆、国防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行业的基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已成为常态,终身学习也已成为趋势。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践行“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精神,以学习到新工科的专业知识为基点,为中国科技发展和中国创造多多助力。在历练中实现人生价值,不负青春韶华。对于人生走向的问题,文法与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松说道,文外学院的才子才女大部分选择了考研考公的道路,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同学们选择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奋斗下去,是在为更好地步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文法与外语学院副院长范文琼嘱托道,考公考研不是为了追求“高人一等”,是同学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罢了,这条道路虽然望得见未来,但不见得轻松。希望同学们以后在面对困境时仍然能拿出在大学备考时的那股子拼劲,在课堂上学习的诗词歌赋也不应只是考试题目,更应该成为同学们今后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的一种精神慰藉,一种想起来就能微微一笑的故事。在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选择上,影视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盛蕾认为两者是共生共存、互利互惠的关系。在疫情期间,她自己用公益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文化传播的价值以及何为文化创造者应有的风采。她强调道,同学们从一开始的欣赏,到后来的模仿,再到如今的创作,这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大家应当把真正有价值但有不便于表达的思想更多的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彻悟我们所要传达的内涵。当今世界优秀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希望同学们梦想常青、担当常在,让文化在心里更丰厚,让专业在脑中更博大。因为年轻,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在工作态度上,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双双表示,在许许多多艺术毕业生中不乏优秀者,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的“战斗经验”,好好利用自己智慧的果实,创造更多惠及人民的艺术创作品。有同学毕业后会迷茫,可是同学们别忘记自己的天赋,要学会勤勉努力,让自己成为熊熊烈火,放出耀眼的光芒。期望同学们今后,不论是深造亦或是工作,继续秉承母校教育理念,不断奋斗,自我完善,成为学院乃至学校引以为荣的成功校友!思想指引着行动,在提到思想理念方面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院长说道,马院虽然还很年轻,但我们所传给学生的思想理念、思维逻辑是历久弥新的。正确的思想决定着正确判断,同学们进入社会后一定要紧跟时代思想潮流,放眼全球,胸怀世界,主动担当起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具备崇高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有所作为,时刻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以纵观古今中外的敏锐思维去看待并解决问题,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有为青年。面对人生追求的价值问题上,护理学院书记蒋国华语重心长地说,护理学院的学子们毕业后大部分都是去医疗机构从事护理这份工作,拥有“白衣天使”称谓的同学们要对这份职业有坚定的信仰,要有“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大爱诠释医者仁心”的观念,要学会承担和成长。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同学们,很多人都选择主动请缨、逆向前行,在抗疫一线挥洒汗水。希望同学们将这次抗疫斗争看作是人生中一场不平凡的经历和考验,要深刻认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可贵精神。家与国、民族命运与个人前途,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能担当时代重任的好青年。针对未来学习,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南小烈书记说道,生科院部分毕业生顺利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造;大部分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不管同学们用什么方式去探求科学,科学的答案永无止尽,始终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拼搏、攻坚克难。同学们要记住人民的需要和时代的呼唤,就是你们努力的方向。未来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需要你们这代的年轻人迎难而上,需要你们积极发扬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敢为人先的锐气,在未来科技舞台上充分展现出风采。校团委的工作给同学们的感觉可能就是忙碌、紧张,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怀念这段难忘的时光。校团委书记李曼希望毕业生们能坚定远大的理想砥砺前行,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继续保持从容和自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在校团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到今后的各项活动中去,不管处境如何,时刻牢记和贯彻党中央和团中央的精神,无所畏惧,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用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乐章!最后,祝愿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武昌理工毕业生们,所行之路,皆是坦途;所到之处,遍地阳光。期待你们在追梦的路上乘风破浪、勇创辉煌!

  • 青春不负韶华 梦启璀璨华章

    编者按:毕业,远行;回首,珍重。当时间的针摆从春暖花开不经意间滑到绚烂的六月时,那些唱着青春和离别的旋律在武昌理工人耳边再次响起。在这短短几年的大学时光里,武昌理工给予了大家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以及难以割舍的情谊,同样也记录了同学们成长的点滴足迹。在这里,你们学会了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而这些都是学校留给你们最珍贵的礼物。愿每一位从这里走出的武昌理工毕业生们,都能将学校“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铭记于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希望你们以奋斗为笔、以青春为伴,绘就人生最美的华章,不辜负母校对大家的深深地期许。 容欢龙商学院毕业生容欢龙:敢想敢干 在创业中释放青春能量大通社 薛继楚 报道“大学对于我来说只有一次,她的绚丽和多彩是我用一生的时间所不能更改和忘却的。”来自商学院投资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容欢龙驻足回眸在武昌理工学院四年的求学之路,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2016年刚入校不久,容欢龙就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储备创业知识,不断向前辈请教,寻求老师的指导。怀揣着对创业的炽热之心,大一时他加入了学校创业实践部,并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更加了解创业。”容欢龙说。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相继参加了湖北省“创青春”、“挑战杯”等各类竞赛获得40余项荣誉,并入选了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他曾多次带领团队创业,被授予“创新创业带头人物”“江夏区十佳优秀青年”等称号,还是大三的容欢龙更是斩获了学校最高荣誉——“校长奖”。一次次的获奖,在给容欢龙带来更多自信的同时,也为他的创业路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如今容欢龙已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司,担任着武汉市极客匠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南京星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恒安国际集团“合伙人计划”签约合伙人、全国高校创业菁英社发起人等多个职务。23岁的他已渐渐成为众人眼中的“创业达人”。四年的大学生活在他眼中就像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很幸运大学遇见的一切,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每一次挑战与机遇,都让我懂得了生活、懂得了学习、懂得了成长、懂得了奋斗和拼搏。”毕业后容欢龙希望能把自己的项目继续完善好,能真正做出一个有影响力、年轻人喜爱的创业项目。 周一夫人工智能学院毕业生周一夫:心怀梦想 奋斗已成大通社 贺小丹 报道“人生就是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去实现更好地自己。”人工智能学院的周一夫是通信1601班的一名学生,他既是一名预备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020年6月,他通过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大学旅程。在选择考研的道路前,周一夫也曾有过犹豫,但他更想去挑战自己。在考研过程中,因为他考研所选专业和他所学专业间跨度较大,所以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幸运的是,他的身边有一群战友一直陪伴和鼓励着他。“我们几个退伍的战友都选择了考研,大家在图书馆里一起学习,相互鼓励,这让我信心倍增。”回忆起备考时的日子,周一夫感慨道,“整个备考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从未后悔,感到非常充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进入大学后,周一夫选择先在部队里锻炼了两年,在部队的生活让他们养成了互帮互助的习惯。周一夫的战友,我校退伍军人俱乐部的团长高亚文说:“周一夫非常努力,他经常埋头看书一看就起不来,忘记了吃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无论是图书馆里不论冬寒酷暑的坚持,抑或是行伍岁月里的不畏骄阳大雨的豪情,都是他一路拼搏的见证。2019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并荣获三等奖,在比赛中,他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人,愈发坚定了自己要变得更好更优秀的心。“我的青春岁月就那么几年,哪怕最后失败,如果不做点什么,我会感到很羞愧。”在未来,周一夫依然会带着这份热情和拼劲去挥写自己人生的画卷。 郭益朋城市建设学院毕业生郭益朋:坚定笃行 逐梦海外大通社 潘荣芳 报道又是一年毕业季,别宴将至,离歌渐起。今年夏季,对于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1603班的学子郭益朋来说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季节,通过为期5个月的申请周期,他最终获得了QS2020世界排名前200高校中的9所高校发来的offer,共计12份。经过慎重考虑,郭益朋最后选择了到英国约克大学的社会政策(国际发展)专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郭益朋获得过7次校院级个人荣誉、2次院级团体荣誉以及湖北省“广联达杯”算量计价大赛优秀奖等多个奖项,还曾荣获校级“优秀团干”、院级“优秀学生干部”、“文艺之星”等荣誉称号。在学校图书馆公布2018年度读者借阅排行榜中,郭益朋更是以169本的借阅量荣膺“读书王”。“每天除了上课吃饭睡觉,我基本都是在图书馆或别的安静地方学习。时间它总是会有的,只是需要一点点的去挤。”郭益朋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郭益朋还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他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去中铁工程设计院担任造价员,到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做造价助理,在上海曌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当产品运营实习生。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积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郭益朋还全力以赴补齐英语口语这一短板。他的这些努力为他日后能实现海外留学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郭益朋出国留学的时间已推迟到明年1月。他表示,希望利于这段空余时间先找一份实习工作,不断充实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郭益朋还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了这样的寄语:“勇敢地去选择你想要过的生活,扎扎实实走好每一个步子,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就是一种很棒的人生。” 桂丹护理学院毕业生桂丹:一袭白衣绽放不一样的美大通社 陈思琦 报道毕业,从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选择新生活的开始。护理学院护理学1603班的桂丹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自己的努力,今年成功加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此开启了她人生的新旅程。在校期间,桂丹曾获得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也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她专业竞赛成绩卓越,曾斩获校级“护理综合技能竞赛”一等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基础、强技能、展风采”知识竞赛“最佳风采奖”等。我本平凡,为生命而战;逆光而来,行可行之事!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正处于实习期的桂丹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严峻挑战。在医院急诊科隔离室急缺人手的情况下,桂丹主动请战、奋不顾身地冲在了抗疫第一线,负责切断隔离室和室外新冠肺炎的传染途径。她说:“‘战’役中我身边的前辈们没有主动坐下的,只有倒下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让我成长了不少。” 目标是她大学生活的方向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是桂丹在上大学时就一直想要去的医院,她很早就锁定了目标,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奋斗着。因为目标清晰,让她对每一次的实践机会都视如珍宝。大学四年,桂丹在学习上不曾有丝毫懈怠。她常常一个人去自习室学习、做题、看书,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热爱是她大学生活的驱动力。桂丹十分热爱护理专业,也正因热爱,让她明白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空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大学期间,桂丹积极实践,在黄陂人民医院任实习护士一职,她的优异表现得到了该院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每周末坚持去洪山区李银兰西医内科诊所做兼职,负责注射、穿刺等工作;2019年6月,还是大三学生的桂丹已在武大人民医院实习并担任实习队长一职。功夫不负有心人,桂丹凭借过硬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成绩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最终在大四时被该医院正式录用。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桂丹用自己的才华、能力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郭洪媛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郭洪媛:坚持心中方向 走出繁华风景大通社 吴荣 报道来自艺术设计学院动画1602班的学生郭洪媛,从大一到大四,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异,一直名列班级前茅。自大一入校以来,她就参加过许多专业竞赛,曾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赛区一等奖、湖北赛区二等奖等。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不得不提的是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的作品《旅行?就在爱华仕》。“只有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才能吸引评委的眼球,获得观众的认可。”在参赛之前,郭洪媛就明白“创意”两字尤为重要。她作品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华丽的场景,而是利用黑色线条来讲故事,快速变换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又一个旅行的画面,让观者不禁耳目一新,兴趣大增。该作品除获大赛一等奖外,还得以在各平台巡回展出,并收录于《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作品集》。除了在专业上造诣深厚外,郭洪媛还非常喜欢记录自己的日常,她说:“每天把有趣的事情捕捉下来变成了我的习惯,灵感也就随着事物积累油然而生。”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她平时会去追一些漫画或者看一些大佬的插画作品,有时还会临摹一些手绘作品。在赢得各方面优秀成绩的同时,郭洪媛还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求知若渴,虚心向学,严于律己,提高自我”的态度,永远不停下前进的步伐。 宋培培文法与外语学院毕业生宋培培:在从容不迫中厚积薄发大通社 朱威龙 报道“我考上了!”2020年的5月27日,文法与外语学院汉语言1602班的宋培培如愿接到了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不久后,她将从一个校园跨入到另一个校园,继续学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宋培培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自强不息,三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备战考研时,她还研究出了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早晨时,她充分利用好记忆力高峰期背诵英语单词和专业一知识点;午睡前,她选择刷几页政治题,便于睡前强化记忆;英语试题和专业二知识点则是放在午后进行攻克;而晚上,是她继续背诵专业二知识点、练习英语作文和英语翻译的最佳时间点;一天的收尾工作必不可少,在每天离开图书馆前,她都会温习一遍当天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检验与巩固。“在学习懈怠时,我会看看周围正在努力的同学,以此来鞭策自己。而我的老师也经常会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备考技巧,帮助我缓解备考压力,这让我感觉考研真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战斗。”宋培培说。在校四年,宋培培把三年的时光留在了院学生会,大三那年,她成功担任了院学生会副主席。她一心一意完成学生会各项工作,每次看似普普通通的活动背后,都是她带领部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这句话是她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箴言。即使部门工作再忙,宋培培的学习也没有落下,她每天除了工作,便是学习。在校期间她的专业成绩一直位于年级前列,得到各科老师的认可。宋培培在我校的学习之旅即将结束,对她来说,这里见证了她的成长,这里也慢慢铸就了一个更优秀的她。田海霞 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田海霞:唯有努力 不负韶华大通社 何玉洁 报道“四年的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以后我也会继续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加精彩。”当田海霞收到浙江工业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时,她知道她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田海霞是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大学期间,她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2019年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田海霞深知,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业,始终保持着班级排名专业前三的好成绩。她的专业涉及到很多实验,每次实验失败时,田海霞都会主动分析自己为什么失败,并从实验中总结出很多新的感悟。她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只要认真对待,不断克服失败,不轻言放弃,终会迎来成功的。”田海霞还通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与很多优秀选手切磋交流过程中学到了对方身上很多的闪光点。她紧紧抓住每一次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21岁的田海霞,如愿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读研。回想起当初备考的时光,田海霞感慨万千地说:“考研本身就是一件累心又累身的苦差事,既然决定做,就一定要拼命!唯有不断努力,坚持努力,永远努力,才算不辜负自己。”  王子杰 影视传媒学院毕业生王子杰:保持炙热 在微光中追逐爱和力量大通社 蒋紫怡 报道   “拍摄并不是为了比赛获奖,而是想将我希望表达的东西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给朋友们。我很享受拍出好看画面时的惊喜感以及剪出成片后的成就感。” 影视传媒学院编导1602班的王子杰在大学期间拍摄了很多作品,当提及为何参加如此之多的比赛时,他表示,比赛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证明,大学四年走来,当翻看过往的作品时,会觉得它们记录了自己的成长。王子杰在大学期间和朋友共同创作的许多影视作品斩获了多个奖项。《你好,园博园》获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高校单元三等奖;《方向》获“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优秀创作二等奖;《东湖晨韵》获“大美东湖”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摄影作品《雨后茗阳》获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学生作品一等奖;参与拍摄、剪辑的《责任》获首届山东省卫生健康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和最佳改编类影片等。他和室友吕靖阳、薛德星、李畅都很喜欢微电影,同寝四人经常在晚上坐在各自的床上,进行一场场的头脑风暴。大家有时会因为想法不一致而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会因为一个好的灵感激动地手舞足蹈。王子杰的室友李畅表示:“他对创作的这种热爱,是深入骨子里,体现在行动里的。”奖项的背后藏着的是汗水与坚持。无论拍摄难度有多大,王子杰从没想过放弃,而是选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一步一个落点,诚诚恳恳地做。“他是一个真正喜欢电影、对创作十分执作的人。”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屈定琴曾这样评价王子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追求美,会让你们的大学生活过得更为充实并富有意义。”这不仅是王子杰的自我勉励,也是他对学弟学妹们的告诫。